为泉城增一抹绿色-----燕翅山绿化施工经验谈
济南市历下区燕翅山绿化自3月份开工至今,山体部分(面积约36000㎡)基本实现植被全覆盖,南、北两侧断崖(面积约12000㎡)在短期内形成满绿效果。整个燕翅山如今绿树葱葱,植物繁茂,已初步完成既定目标。
本工程分山顶、山体、断崖三个重点来施工,各有特点、难点,同时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,通过燕翅山的绿化施工监理,与大家分享一下经验,特别是分享一下断崖的施工难点与措施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一、山顶部位
原山顶部位为乱石杂草,只有一亭可供休息但无景色可赏,经共同商议决定将山顶作为一处亮点进行美化,以亭为中心向东、西两翼延伸,打造“燕翅”效果,两边各种植9株造型黑松,并在周边穿插红枫、红栌、龙柏球等加以点缀。为保证名贵树种100%成活,特去农科院、研究所等单位求教并购买营养液、生根剂等药品。因山顶风大、日晒时间长,对树木采取支撑加固、加防风遮阳网、派专人养护浇水等措施,目前山顶树木均无死亡,美化效果如下图。
二、山体部位:原山体部位苗木稀疏,乱石杂草丛生,整体印象较荒芜,经过三个月的综合治理,现已郁郁葱葱。燕翅山山体部位施工存在几个难点:1、无车辆运输通道,所有苗木、石料等均需人工背运,对劳动力需求量大;2、山上土壤少且贫瘠,多为风化岩土,需要大量人力背土填树坑;3、局部山势较陡,不具备栽植工作面,需砌筑大量鱼鳞坑;4、山体面积较大,为保证树木成活,需安排多人每天浇水、喷淋等。针对以上难点,各参建单位集思广益,克服困难,加大人员投入的基础上,采取人工和索道相结合的办法向山上运送材料,保障苗木进场及时栽植;山上大量布置浇水管线,安排多人地毯式浇水,每日浇灌、喷淋一遍并确保不留死角,同时在砚池增加多台水泵以保证山顶蓄水池不缺水、水断水。通过共同努力和大量投入,山体部位苗木成活率达到95%以上。效果如下图。
三、断崖部位治理
燕翅山断崖共分南、北两面,南面断崖位于山体中上部,高约40米,面积约3800㎡,坡度在80%-95%之间,断崖覆土较浅,约3-5cm,内侧无生物袋;北侧断崖位于砚池正南面,高约70米,面积较大约7900㎡,坡度在85%-98%之间,覆土约3-5cm,内置生物袋。
因燕翅山南北两面断崖坡度大,土层薄,水分难以保存,加之以往养护不足,导致苗木成活率低,较稀疏,绿化效果不好。为了响应“为泉城增一抹绿色”的号召和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四季常绿的要求,项目各参建单位开会研究,克服困难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拿出了断崖处能立马见绿并能长期保绿的绿化方案。
山体断崖部位治理存在的难度及采取的相应措施:1、坡度过陡,施工作业难度大。经研究,因断崖底部为松软土质,地载力不稳定而且也有一定坡度,搭设双排脚手架存在很大难度和危险性,并且施工工期会较大的延长,最终放弃脚手架,决定采用挂绳作业施工,为增强安全性,每人挂双绳,配备安全帽、缓降器、安全带等防护用品,下部设防坠网,施工时多人同时协调作业,加快施工进度;2、苗木选定难,既要满足四季常绿,能够很好的覆盖黄土,还要克服土层薄,水分少难以存活的困难,经多方研究,最终确定以大叶、小叶扶芳藤为主(耐旱、冬季不落叶、生长速度快、易成活等特点),间插迎春花、常春藤等植物点缀;3、栽植难度大,因土层薄、生物袋内复合土坚硬,不容易吸水,扶芳藤等植物生根成活较难。采取提前凿眼、挂绳浇水的措施,由工人挂绳在生物袋上方凿眼(为保证生物袋稳定安全,要求必须只在生物袋上方凿1cm左右小眼,能放进植物根即可。)后按所凿小眼逐一浇水浇透,再进行扦插作业;4、浇水养护难,因断崖坡度陡,在断崖顶部往下浇水不能全面覆盖,不易存水,浇不到根部,加之天气炎热,对植物成活造成较大难题。种植苗木一周内采取人员背水管挂绳浇水,务必全面浇透,后期安装喷淋管线和喷头,不间断浇水,直至确认成活。
南北两面断崖共栽植约15万株扶芳藤、迎春花等苗木,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施工工期较短,绿化效果明显,断崖整体全绿,苗木成活情况较好。但后期养护工作仍不能有所松懈。